随着客户尽职调查的监管政策不断从严,金融机构在尽调履职上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客户尽职调查为主题,基于监管治理背景,梳理了金融机构在业务实践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给出了解决方案,从业务角度对症下药,助力一线业务人员高效落实客户尽职调查。
(1)要求金融机构开展差异化的尽调
监管要求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客户风险水平的高低,实施差异化的尽调措施与管控措施,区分强化尽调与简化尽调。过去金融机构无差异化地开展简化、一般与强化尽调,导致本应流向高风险的资源流向低风险,造成资源浪费。差异化的尽调措施将避免金融机构在尽职调查上出现低风险过度管控,高风险缺乏管控的情况,提高风控效率。
(2)推进金融机构落实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持续尽职调查的强调,本质上是要求金融机构落实“风险为本”,从客户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简单的信息确认复查已经不再适用,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的多维度信息进行深化与细化挖掘,从而有效识别客户信息真实性,做好持续的风险管理。
(3)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客户尽职调查是监管部门督促义务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主要手段,也是义务机构改进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方向。根据2021年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的行政处罚公开信息统计,有超过82%的行政处罚原因与“客户尽职调查不到位”有关,其中,“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成为新的行政处罚重灾区。
目前我国的客户尽职调查政策逐渐从严,对尽职调查持续性、有效性的监管要求不断细化,监管处罚案例中对“客户尽职调查”的处罚力度也逐渐增加。而金融机构在全面推进客户尽职调查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下述挑战。
(1)信息获取渠道相对有限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采集到的客户信息是否可验证至关重要。企业的各类信息通常呈现碎片化离散式分布,各类信息的开放程度也不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其获取客户身份和行为信息的渠道单一,大多只依赖于各主管政府、央行系统等相关公示信息,而这类客户信息大多只能提供孤立的客户身份依据,无法提供充分完全的尽调支持。
(2)风险动态变化需动态管理
持续尽职调查需要数据收集、客户信息的持续监测和更新,因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且动员多部门人员。对公客户的信息杂、风险高,因此,对一线尽调核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繁杂的客户信息资料和不断更新的账户核查要点,如何能够快速高效在客户尽调前端阻断风险成为业务实践的一大痛点。
(3)数据孤岛影响信息核验
当前各金融机构在持续尽调时,基本只能对现有的客户信息进行穿透,无法与其他银行进行风险信息的共享和跨行的联合风险穿透,这也使得不法分子找准系统识别盲区,在不同银行开立大量账户进行账户买卖及洗钱,极大的危害社会经济及稳定。因此,跨行风险信息的不同步使各机构间的持续尽调存在信息壁垒。
对于当前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中遇到的难点,易账户EKYC数字金融科技平台,通过大数据、隐私计算等技术赋能商业银行,帮助金融机构高效且风险为本的落实客户尽职调查工作。
(1)一键量化风险等级,帮助判断尽调措施
通过与人行、公安、工商、司法等多维度数据,商业银行可在开户环节一键获取客户风险信息,风险识别模型通过对不同异常特征的客户身份识别,为金融机构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提供了专业、全面的依据,提高了风险核查效率。
△风险等级量化(示例)
(2)跨机构综合风险校验,打破客户信息壁垒
针对愈来愈显著的风险跨机构转移难题,易账户通过建立跨行综合风险校验模型,结合隐私计算与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公账户的跨行风险行为筛查,高效识别同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在多个不同银行开立多个账户等风险行为,精准定位可疑账户,提升信息核验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基于跨机构的风险核验(示例)
(3)风险异动持续监测,赋能风险动态管理
除了在开户前来避免与身份不明的客户开展交易,还需要对存量客户对公客户进行定期排查。易账户能够高效完成对公账户的持续高频监测工作,一旦企业出现经营异常,严重违法或是企业及主要人员被列入公安涉案名单、人民银行风险名单等的风险事件,平台会进行自动跟踪并记录,帮助机构开展风险动态管理工作。
△持续风险监测(示例)